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2016年行将进入尾声,回想这一年和田玉市场的春拍、秋拍成绩或可见其变化趋势。在今年北京东正春拍上,一件吴德升雕刻的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摆件《双娇》以1322万元人民币的价钱成交。当代玉雕大师雕刻的两件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摆件也分离拍出了900多万元的高价。而在刚刚闭幕的香港秋拍上,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创作的《故宫乾隆三宝》 “太上皇白玉玺”、“龙凤薄胎玉壶”、“吉利盘龙玉瓶”终极以178万元成交,献礼航天60年的和田玉留念藏品以160万元成交。和田玉雕藏品渐为新宠。
固然和田玉市场逐步升温,但存在的问题也让收藏喜好者倍感迷惑。本期名家话收藏栏目邀请了两位业内专家针对和田玉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田玉命名带来的困惑、市场的变化以及收藏者该如何选择等当下最热点的话题展开探讨。
壹 产地鉴定仍有难度